为规范学校全宗卷的整理,按照国家档案局制发的《全宗卷规范》《全宗指南编制规范》(DA/T12-2012、2012-11-15),结合工作实际,制定全宗卷整理方法:
一、关于全宗卷
全宗卷不同于一般的档案案卷,全宗卷是档案室在管理某一全宗过程中形成的,能够说明该全宗历史情况的有关文件材料所组成的专门案卷。它详细和全面地记载了立档单位和全宗历史变化情况,在整个档案中起着龙头作用,是管理全宗档案的“档案”,对于档案室的业务工作具有重要意义。
二、全宗卷的主要内容
卷一:全宗介绍(档案管理综合材料)
主要包括:1.全宗指南(全宗介绍);2.档案管理制度;3.档案管理体系网络图;4.档案机构设置和调整文件;5.档案工作人员任免文件;6.档案培训材料;7.年度工作计划和总结;8.学校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等(1.2.3.4项为必要项)
卷二:档案收集
主要包括:1.行政、党群、教学、学生、基建、照片、声像、实物等不同门类或载体的档案交接收据;2.档案移交目录等;3.征集、收集相关材料(1.2为必要项)
卷三:档案整理
主要包括:1.档案分类方案;2.保管期限和归档范围;3.档案整理工作计划;4.档案整理情况说明等。
卷四:档案鉴定
主要包括:1.档案鉴定工作制度;2.档案工作鉴定小组成员名单;3.鉴定档案分析报告;4.销毁档案的请示与批复;5销毁档案清册等。(如有销毁档案工作2.3.4.5为必要项)
卷五:档案保管
主要包括:1.档案保管工作制度;2.库房安全检查记录;3档案安全检查报告;4.档案库房温湿度记录;5.档案破损情况调查与修复(抢救);6.档案保管状况分析与工作总结、报告等(2.3.4项为必要项)。
卷六:档案统计
主要包括:1.各类档案收进、移出统计台账;2.档案统计年报等。(1.2项为必要项)
卷七:档案利用
主要包括:1.大事记;2.组织沿革;3.档案借阅登记;4.档案利用事例汇编;5.利用档案资料出版的书籍、汇编;6.档案借阅登记簿;7.档案利用效果登记簿(1、2、3项为必要项)
卷八:档案管理新技术的应用
主要包括:1.办公自动化开发应用情况;2.计算机辅助管理的文字说明材料(含计算机软件安装及使用说明情况);3.档案数字化方案;4.档案数字化成果说明;5.档案管理软件安装盘;6.档案信息化建设发展规划(2、3、5项为必要项)
卷九:综合全宗
主要包括:管理馆藏、全宗属类、全宗群或联合全宗的综合性业务工作规范和管理制度,上述卷一——卷八中涉及多个全宗的文件材料。
三、全宗卷的整理
(一)准备
全宗卷内文件材料,是随全宗管理的延续而逐渐增加的,平时必须注意积累,把全宗管理过程中产生的文件材料,先归入预设的全宗卷盒内,文件材料积累到一定数量时,及时进行整理组卷,一个类别内文件材料数量较多时可设分卷。整理组卷时,必须认真检查、鉴定文件材料的完整程度及其保存价值,对于有重要遗缺的应予以补齐,对于无保存价值的应予剔除。
(二)分类排列
分类:全宗卷按照全宗介绍、档案收集、档案整理、档案鉴定、档案保管、档案统计、档案利用、档案新技术应用、综合全宗分为9类。
排列:每类全宗卷内文件按照时间顺序依次排列。
(三)装订
卷内文件材料去掉金属物,不锈钢钉或棉线装订,逐件加封面、封底(封面和封底采用A4尺寸)。封面设置全宗名称、文件题名、时间、卷号、件号、页数项目,封底空白。(封面样式见附录1)
(四)编号
卷内文件材料逐件编号,每类中每一件给一个编号,从第一件始依次顺延,如“1至10”;每类中的文件材料均从“1”始依次顺延。每件文件材料按实际页数在右上角编页码。每一类全宗卷文件材料过多时,可分成数卷,形成若干分卷,卷号编制为:“1-1,1-2”,件号连续不断开。
(五)编目
卷内文件材料要编制全宗卷目录,一式两份,一份置于每盒盒首,一份集中保管。(全宗卷目录样式见附录2)
(六)装盒
整理好的文件材料依次装盒。(盒脊样式见附录3)
注:整理全宗卷时,如各单位管理全宗所形成的卷内文件材料不多,根据实际情况酌情合并全宗卷的内容。
四、全宗卷的管理
全宗卷排列在目录检索工具首位。全宗向档案馆或有关单位移交,其全宗卷应随同移交。